因應 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教育部經勞動部認可所製作 4 部「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網路教學課程,
可抵充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時數,並於該部教師 e 學院(https://ups.moe.edu.tw/mooc/index.php)播放,課程資訊如下:
(一)化學品危害通識暨廢棄物管理訓練,可抵充訓練時數 2 小時。
(二)中小學校園職業安全衛生課程,可抵充訓練時數 1 小時。
(三)校園安全與承攬管理,可抵充訓練時數 1 小時。
(四)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Accidnet ,可抵充訓練時數 2 小時
因本校總務處將於 8 月 26 日(星期四)上午辦理全校性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講習,屆時若有同仁未能參加者,請後續務必自行上網
參訓。
以下節錄主管機關函文內容
因應「職業安全衛生法」及「學校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要點」施行,各校需配合事項詳如說明。
- 應設置必要之安全衛生組織、人員,實施安全衛生管理及自動檢查,並至少要設置職業安全衛生業務主管 1 人。
- 勞工人數(勞工人數計算方式為學校內提供勞務獲取報酬之工作者均包含於內)不滿 100 人之學校,應依事業單位之規模、性質,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勞工人數於 100 人以上之學校,除了前開管理計畫需制定外,應另訂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勞工人數小於 30 人時,得以紀錄或文件代替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
- 學校應依職安法及相關規定會同校內勞工代表訂定適合其需要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報經勞動檢查機構(南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備查後,公告實施。
- 學校對工作者應施以適用於該從事工作與預防災變所必要之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前開教育訓練時數,新僱勞工不得少於 3 小時,在職勞工為每 3 年至少 3 小時。
- 國高中生物、理化教師,應另外每 3 年至少上 3 小時危害通識(化學品管理)教育訓練課程。
- 學校對進入實驗室、試驗室、實習工場或試驗工場進行學習之學生,應視場所特性,訂定訓練計畫,施以必要之教育訓練。
- 學校於僱用勞工時,應施行體格檢查,並對在職勞工應施行一般健康檢查。
- 學校勞動場所發生職業災害,學校應即採取必要之急救、搶救等措施,並會同勞工代表實施調查、分析及作成紀錄。
- 學校工作場所發生下列職業災害之一者,學校應於 8 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構及教育部:
- 發生死亡災害。
- 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三人以上。
- 發生災害之罹災人數在一人以上,且需住院治療。
- 其他經勞動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之災害。